咬鹃目_咬鹃目同级,下级分类有哪些

  咬鹃juān目(学名:Trogoniformes),该目鸟类为热带森林中的攀禽,在拉丁美洲,非洲和东南亚都有分布。只有咬鹃科(Trogonidae)一科。有8属39种,中国有1属3种。分布于中国最南部和西南部。嘴短而宽,嘴尖稍曲,翅短而有力,尾长而宽阔;脚短弱,咬鹃的脚趾与其它鸟类均不相同,具异型足,1~2趾向后,3~4趾向前。咬鹃是色彩鲜艳的鸟类,通常有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鲜艳羽毛。雌雄不同。在树洞中营巢。雏鸟为晚成性。

  中文学名咬鹃目英文学名Trogoniformes总目今颚总目(突胸总目)目咬鹃目目录

  咬鹃目是1个较小的目,只有1个科,39种,中国仅有3种,还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,且个别种类分布范围甚狭、数量也稀少,可见作为这个类群来说,与人类利害关系并不重要。但它们毕竟是鸟类成员的一部分,与其他鸟类一道在自然界起作用,咬鹃类就是担当着果、虫兼吃鸟类这个集团成员之一的角色起着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作用;也因有美丽的羽色更兼起美化大自然的作用。对人还是有益无害的。咬鹃目_咬鹃目同级,下级分类有哪些这个目的特征可就下面各项加以表述。

  2体形相对于其他非雀形目的鸟类来说是属小型的,全长230—370 mm,与八哥的大小差不多,只是尾形较长;羽色华丽,羽毛稠密、松软、副羽发达;尾脂腺裸露;背羽域明显,自颈至尾脂腺,但不分支;雌雄异色。嘴形宽、短,先端具钩和齿突,嘴基及鼻孔为羽须所掩;头大、颈短;翅短圆,具10片初级飞羽,无中覆羽;尾长而宽,形平或凸,尾羽12片;脚短弱,跗蹠被羽,趾呈异趾型,即第3、4趾向前且并连着大部分,第1、2趾向后而又于基部并连。头骨属裂腭型,基翼突存在;胸骨后缘具4个缺刻,剑突长而末端各分叉;乌喙骨相接触。屈拇趾长肌下达第1、2趾;深屈趾肌达第3、4趾,两肌有韧带相连;栖肌缺如。盲囊存在,但短。

  为树栖性、不喜结群的鸟类,善爬而不善走、跳;飞行力不强,虽快速但飞不远,飞行路线起伏不定,取食方式有在树枝头啄食野果,有在栖息点突然袭击飞过的昆虫,也有在空中追捕飞虫。叫声单调,平时不爱鸣叫。繁殖于林间枯朽树木的天然洞穴或蚁巢、蜂巢中,不作巢。卵一窝2—4枚。雏鸟属晚成性。孵卵、育雏由双亲共同负担。常年栖居同一区域而不迁徙。

  咬鹃目所属的类群歧异不大,只1个科,这一点各家看法比较一致,但在目级的处理上 Baker 曾把并趾型、前趾型、对趾型、异趾型以及外趾能反转的鸮类等的类群都合为一个大目——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,上述各类群则各为亚目,咬鹃类就作为其中一个亚目处理,这是从系统发生的角度考虑的,认为此佛法僧目与雀形目是平衡发展的,都是来自一个共同祖先的二大分支。可是,近几十年来,多数学者都不这样处理,因为该大目的各类群虽然出自同一祖先,但在进化道路上已各自走得很远,而相对来说雀形目中各类群间分歧就不那么远,性状变化程度不大。所以现在都比较一致地把上述每亚目的类群处理为目级,看作与雀形目同级,咬鹃也就成为一个目。

  咬鹃类属热带型鸟类,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包括东洋界(华南、南亚至东南亚),热带界(非洲)和新热带界(中、南美洲)。全世界共有1科8属39种。

  全部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 ver 3.1 2009年濒危物种。濒危(EN)——1种;近危(NT)——10种;低危(LC)——28种。

  咬鹃在中国为一群数量不多的鸟类,单从这个类群看对人利益关系不显著,但对鸟类整体来说,它们是兼吃野果、虫、鸟类成员的一部分,一道起着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作用;既作为二级能量消费者起消灭森林害虫的作用;也作为一级消费者消耗植物的果实,但在后一方面并不是消极的能量消费者,而是起着散布植物种子、扩大植物分布区、促进森林更新的作用,有助于能量的扩大再生产。

  此外,咬鹃类都是羽色华丽的鸟类,虽然还未有驯养为笼鸟者,但在自然界、在寂静的绿色植物丛中有了这些五彩缤纷的动物在装点,就会显得格外美丽和有生气,所以它们又起着点缀大自然、给人类美的感受,增进人们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作用。

首页鸟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