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微不足道的善行,就能建设一个夺目、悦耳

  从小在湖边长大。这里发了水就是烟波浩渺的大湖,水消下去就是广阔无垠的土地,离家不远处的周边是连绵的几座山。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,自然而然,水鸟、陆鸟、山鸟我都见过,在这一点上可谓见多识广了。

  但我从小与鸟打交道的第一件事却是摸鸟蛋。那时,听说一个远门的大爷经常一个人去湖边挖河蚌,也摸鸟蛋。他大老远一眼就能看出哪个地方有鸟窝,很神,我就缠着他带我去摸鸟蛋。不知面子怎么那么大,我一求,他就爽快的答应了,约定后天带我去。我于是就盼着后天尽快到来,吃着饭也盼,度日如年。

  终于到了这天。我们走到湖边的蒲草地旁。鸟窝要在蒲草中去找。大爷搭眼一看,就发现一处鸟儿聚集的区域。在蒲草丛中踩着草、水摸着路走了几百米,果然见到一个搭在蒲草上的鸟窝,几颗带有圆斑点的蛋静静地卧在上面。此时我突然想起伙伴们说草丛里还有蛇蛋,带花纹的,竟然不敢拿了。大爷说,不拿就不拿吧,见识见识鸟蛋就行了,天上飞的、湖里游的鸟,都是从蛋里出来的。

  后来知道,湖里的鸟有四十多种,有白鹭、池鹭、苍鹭、草鹭、黄尾鹣、黑水鸡、棕头鸦雀、震旦鸦雀,翠鸟,戴胜。当时常听到名字的有水鸡、水鸭、大雁、天鹅、鱼鹰、鱼等(俗名)。说不定那鸟蛋是名贵水鸟的,还是让它孵出来吧,给大自然带来一个精灵。大雁南飞的阵势也常见,一群旁若无人的雁呈人字形向远方飞去。水鸟根本不能靠近,小水鸭不等你看到,就在远远的水面倏尔远逝,消失于水中,只剩一点涟漪。在水中,鸟儿如同鱼儿一样自由。还有在天空自由自在翱翔的鸟,好像空飞无所依。当然它们离不开空气的依托,没有绝对的自由。燕子在湖面翻飞,叫着:“走时明墙大瓦,回来墙倒屋塌,叽里呱啦吱。”

  去山上挖草药,一个微不足道的善行,就能建设一个夺目、悦耳、灵动的美丽新世界知道山林中有乌鸦、老鸹、山鸡、锦鸡。但山鸡从未见过。离它最近的一次是听人喊:“有山鸡!”然后是扑扑楞楞的动静,接着什么也没有了。爬泰山时,在悬崖峭壁间见过山鹰,不可一世,地头蛇的姿态,与人对峙。

  鸟儿更喜欢自由。记得割麦子时,从地里捉回一只小鸟,可能是布谷鸟。为了让它活着,专门从菜叶上、庄稼叶上、石头下捉虫子喂它。它根本没有胃口,可能怕生,可能想起自己群居的族类,可能为了自由的反抗。笼子里画眉、百灵、白头翁、鹦鹉,见了生人不停地乱窜,也许是同样的原因。或者,它有灵性,你的任何心思都逃不过它们的感觉。

  住上楼后,反倒跟鸟类有了亲密的接触。有一天,我从窗前过,突然看见一只麻雀落在窗台上,上下左右摇头张望,十分警觉的样子。原来,是儿子把小米粒放到窗棂上,它一定是看到了食物。我怕惊到它,轻轻地后退,但还是惊到了它,鸟飞走了。我知道鸟知道这里有食,一定还会来。果然,小米粒没了。不久,窗外有两只麻雀先后落在窗台上。我和鸟隔着窗户玻璃只有不到一米的距离,看到其中一只鸟显得很瘦,头后的羽毛翘着、没有光泽,另一只鸟的羽毛光洁滑顺。它们边啄食边叫,不停地跳转身子张望,非常警觉。不一会,身上羽毛凌乱的那只鸟先飞走了。到了地上的水洼边,自己撩水、展翅洗起澡来,原来它们也是爱美的。儿子每天都把小米粒放在窗台上。在每日给鸟喂食中,无论清晨还是中午,都能听到悦耳的鸟语,或呼唤同伴,或轻松歌唱,或对歌,或拼歌,情趣无穷。

  从此,我也喜欢喂鸟了。广场上的鸽子、海边的海鸥跟人都熟悉了,愿意与人接近。每每碰到,便买了食喂它们,享受一种信任,一种情趣。

  后来,楼下有了片小树。邻居们也把生虫的小米、玉米和玉米碴、揉碎的剩馒头,都放在小树、小灌木下面的空地上,鸟儿都来饱餐一顿。我经常看到了一群小鸟儿飞落在槐树、紫叶李、女贞密密的树头中。曾经有一只喜鹊,在小树下面吃到了大餐,可是就一只。它忽高忽低地飞,等待着它的同伴们。下来吃一会,就飞到高处的树枝上,守护着这片它发现的宝地。

  除了鲜艳夺目的羽色及田娜多姿的体态外,就是鸟的婉转悦耳的鸣声了。画眉、百灵、白头翁、鹦鹉们,唧唧、啾啾、咕咕、喳喳、吱吱。参加这场原生态的音乐会,心情无比美好。静静的倾听,有蓝天,有阳光,有清新的空气,有鸟儿欢悦的合唱,真是奢侈的快乐,比什么金色大厅的歌唱都美妙、走心。

首页鸟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