狸猫,猫、狸与狸猫

  狸猫,猫、狸与狸猫狸猫,又叫豹猫体形比家猫大,体长60—75厘米,尾长为25—35厘米,体重大约为3—5千克。全身的毛色较为一致,缺乏明显的斑纹,背部呈棕灰色或沙黄色,背部的中线处为深棕色,腹面为淡沙黄色。四肢较背部的毛色浅,后肢和臀部具有2—4条模糊的横纹。尾巴的末端为棕黑色,有3—4条不显著的黑色半环。狸猫眼睛的周围有黄白色的纹, 耳朵的背面为粉红棕色,耳尖为褐色,上面也有一簇稀疏的短毛,但没有猞猁那样长而显著。 狸猫狸花猫的头部圆润,两耳间距较近,大小适中,耳根宽阔,耳阔深,顶端较圆润。脸颊宽阔,使得头看起来相当圆润。眼睛大而明亮,呈圆杏核状,目前颜色可以接受由黄色、金色至绿色,通常有眼线。鼻子是砖红色,有鼻线。

  在我国历史上关于猫的记述中,常常会出现猫和狸相互混用的现象,有时称猫捕鼠,有时又说是狸,使狸、狸猫与家猫混淆不清。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:当初只知有狸而无猫,好象到春秋时代以后猫才受到重视。如《说文解字》中猫的义项里,没有明确的解释,只标出“狸属,从豸苗声。”这样,根据有关的一些文字材料中对猫的形态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描绘,可以得出:西周以前的猫并非是受人喜欢的家猫,而是体大性猛的野猫,古代称之为狸。

  驯狸捕鼠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。我国最早的驯狸捕鼠的记载见于春秋战国时期。《韩非子?扬权》中有:“使鸡司夜,令狸执鼠,皆用其能。”《吕氏春秋》中有:“以狸致鼠,以冰致蝇,虱工不能”、“狸处堂而众鼠散。”这表明,当时很容易见到驯狸捕鼠的情景。汉代时仍称猫为狸。《淮南子》曾多次引用:“譬尤雀之见鹊,而鼠之遇狸也,亦必无余命矣”、“狸头愈鼠,鸡头已瘘,此类之推者也。”《说苑》(汉代刘向著)就谈到养狸捕鼠,并称在民间买到捕鼠的“百钱之狸”是很容易的。从隋唐开始,驯化的狸被称为狸妮、狸猫,甚至爱称为“猫妮”、“猫咪”等等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指出:“周代驯狸为家畜,用以捕鼠。”由此可见,我国大约在春秋战国开始驯狸捕鼠,在唐宋时狸便成为民间普遍的家养动物了。

  事实上,我国古代记载的狸猫,可能指的是野生的豹猫或丛林猫。豹猫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东部、亚洲东部和东南部、印度等地。它的体长为36—90厘米,尾长15—37厘米,体重3—8千克。从头部至肩部有4条棕褐色条纹,两眼内缘向上各有一条白纹。全身体毛为浅棕色,布满棕褐色至淡褐色斑点。它栖息于山地森林、草丛和居民区附近等地带,单独在黄昏、夜间活动,以鼠、 兔 、鸟、蛙等为食。丛林猫体形比家猫大,体长60—75厘米,尾长为25—35厘米,体重大约为3—5千克。全身的毛色较为一致,缺乏明显的斑纹,背部呈棕灰色或沙黄色,背部的中线处为深棕色,腹面为淡沙黄色。四肢较背部的毛色浅,后肢和臀部具有2—4条模糊的横纹。尾巴的末端为棕黑色,有3—4条不显著的黑色半环。眼睛的周围有黄白色的纹,耳朵的背面为粉红棕色,耳尖为褐色,上面有一簇稀疏的短毛。它在我国分布于内蒙古、新疆、四川、云南和西藏等地,栖息在沿河、环湖边的芦苇或灌木丛,海岸边海拔较低的森林地带,或具有高草的树林、田野,以及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区,有时也到村庄附近。它虽然也是夜行性动物,但多在早晨和黄昏以后外出活动,白天也时常可以见到,主要以鼠、 兔、蛙、鸟为食,也吃腐肉和果实,特别喜欢捕食鹧鸪、野鸡和孔雀等雉鸡类,偶尔也潜入村庄盗食家禽。有趣的是,人工饲养的丛林猫还能与家猫交配生育。

  由于我国古代对于狸、狸猫和家猫的概念混淆不清,甚至认为家猫是由狸驯化而来的。因此,究竟如何解释历史上所说的和现代科学分类意义上的狸、狸猫和家猫,还有待于对此有兴趣的人们的研究和分析。

首页猫百科